[台東電子報]記者 楊伊杏/台東報導

曾經處理過跨國往生者的喪葬案件,由於不同國家的法令的限制,民眾黨彰化縣張雪如議員廣邀善心人士,擴大成立「善終計畫」服務鄉鎮市,並立下「免費殮葬善終計畫」的目標,期許能夠幫助台灣地區每個擔心自己沒有辦法善終的人,不論是在台灣的外配、外籍移工或沒有伴侶(家屬)的人、在國外往生的台灣人等,都能生前即立下計畫,由台東縣民眾黨部提供協助。


以下的三件個案都有其共同點,均於協助時隔年後往生,而往生時沒有家屬處理,只能依靠里長協助完成後續的喪葬事宜,完成後再透過相關單位通知其親屬出面處理財產。第一則個案是山西路的林阿公。一位住山西路市郊的阿公,孤單過了十多年,雖然有低收但住家環境僅有一根水管供給水資源,生病的阿公無力自主清潔、堅持不就醫、無求生意識讓人很心疼;多年來阿公婉拒外界協助,僅靠聖母醫院社工送餐服務,一只老舊大同電鍋回溫再回溫食用;在阿公詭異的矜持下,感謝阿公給我機會,完成居住環境的清潔及整頓。第二則個案是台東市自強里的鄉親。一位罹患疾病住院多時的鄉親,生活獨居且外型讓我以為是阿公,但在身分證卻是不到五十歲的年紀,平日打零工支應生活費及租屋費用,前往個案家時印入眼中的是一個男人自我放逐的成果,在這間租來的城堡裡沒有任何一處乾淨像樣,堆積如山的垃圾從門口、客廳、廚房到二樓,志工們進門後連行動都困難,個案也因腳掌潰爛而住院中,為了讓個案出院後,重新找回自我並且恢復正常的生活,與社會處合作完成協助清理家園。第三則個案是台東市富岡阿嬤。富岡有位人家老阿媽中風,雙眼近乎全盲,癱躺在客廳冰冷的地上,唯一在身上覆蓋禦寒的是單薄的紅棉被,幾坪大的瓦房,經尼伯特風災侵襲,早已破舊不堪,多處漏水甚至天花板直接破口見天,因種種因素無法符合低收入戶,該住宅地產權問題重重,標準的社會邊緣人,後續與民間志工及善友集資,完成阿嬤老家的修繕,讓阿嬤回家時有個舒適的環境安享晚年。



民眾黨台東縣黨部執行長、台東第二選區市民代表擬參選人唐小萍表示,台東有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些邊緣家庭,因祖先留下無法變賣、毫無價值的資產或直系血親名下資產、收入過高,導致自身無法申請此類資格,僅能困苦過日;此善終計畫非常大愛,跨國界、跨地區性、跨政黨色彩,單純給予需要者提供服務。張雪如議員於七月二十五日前來台東辦理「我願意:志工實例分享講座」,當時說了一句話,沒人要的、沒人收的,沒人善終的,我們來做。令我很震撼,本身做了台東縣六年無酬志工,想表達的想法不就是求個單純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