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種菜銷售欠通路    教召前憂菜爛送社福團體

[ 台東電子報 ] 記者 陳維玠 / 台東報導

45歲的陳孝偉於日前上午冒雨載了一貨車的小白菜分送到池上、關山的社福機構,原因是過兩天即將前往為期一個星期的「教召」,擔心屆時青菜會因為過熟而致腐爛。花費心思種植青菜又常因銷售通路受阻,陳孝偉直言蠟燭兩頭燒。

已經分不清臉上流下的是雨水還是汗水,在退役後開始從事農作的陳孝偉面臨現實銷售的窘境往往是欲哭無淚。職業軍人服役超過20年的陳孝偉在退役後8年前開始種植起黑米,一年前更以有機方式栽種時令蔬菜。

在延平鄉武陵地區的菜園每星期成熟採收可以達到1-2公噸,每日用心栽培的無毒青菜心很想要推廣到校園來嘉惠學子,但卻始終找不到銷售門路直言很可惜。眼看青菜一天天長大,加上過兩天又要去一星期的教召後備動員,陳孝偉在同樣是青農身份魏瑞廷的牽線下將收成的小白菜送往縱谷鄉鎮的社福機構「分享」。

間歇性雨勢,陳孝偉和魏瑞廷開著小貨車首站來到關山「聖十字架療養院」。高德蘭院長感謝兩人冒雨還來送愛,而且還大方送了兩大袋。稍後兩人再前往池上包括振興、陸安、慶豐等文健站送菜。

陳孝偉說,目前共分送100公斤左右,預計會再送100公斤到海端鄉;雖然眼看辛苦收成穫卻沒有「回報」,但卻在送往社福弱勢團體方面看見喜悅,這種有如含淚分享、歡喜獲得的心情就跟最近晴時多雲偶有陣雨很雷同。

2 comments

  1. 老魏你作好事多少也出錢買一些吧,

    1. 白大您好,我是台東延平鄉武陵農場,魏先生除了跨鄉鎮買菜之外,還有協助我們黑米的銷售,對農民很幫忙且高效率又積極,池上鄉有他來帶動的話,真的是池上人的福氣,反觀某些農會對農民只限定太區域內的,沒有宏觀的思維,只會是個閉門造車、坐井觀天的一灘死水,如何帶動?雖然不同鄉鎮,他看到農民有困難就不求回報的相挺,我也只能祝福他順利當選,造就池上之福。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