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優質健康精準施肥安全用藥

SONY DSC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為提升農友對水稻品種認識,加強合理化施肥與病蟲害管理安全用藥觀念,建立依照不同水稻品種進行肥料及病蟲害管理方法,於31日上午,假臺東市陳慶安農友田區舉辦「水稻氮肥調控成果觀摩會」,當地農友近百人參加,會中說明臺東地區常見5種水稻栽培品種特性,並提供水稻合理化施肥技術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農友一致認為課程實用豐富。
臺東場副場長陳信言表示,農友在栽培水稻時,常期望能以更精準的方式管理,降低肥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成本,並獲得穩定的產量及稻米品質。但在精準管理的前提,必須了解水稻品種特性及土壤養分條件,採用合理化施肥管理方式,配合正確判斷病蟲害以對症下藥。

SONY DSC
如此才能生產低成本及高品質稻穀。本次觀摩會介紹臺東30號、高雄139號、高雄145號、臺稉9號及臺農71號等5品種特性,例如臺東30號對稻熱病具有優良之抗性;高雄139號食味優良且具耐儲性,臺稉9號產量穩定米質優良等。在肥培管理上,採用0、90、150、210、270 公斤/公頃5種氮肥施用量,結果發現施用氮肥量越多,水稻植株內鈣、鉀含量減少,莖稈柔弱,在超過150公斤/公頃時,產量隨氮肥用量增加反而降低;病蟲害方面,紋枯病隨氮肥施用量越高越嚴重,也會引起蟲害例如瘤野螟,氮肥用量越多越吸引害蟲產卵,蟲害發生也越嚴重。
試驗田合作農友陳慶安先生表示,過去栽培水稻時發現,肥料施用量太多時容易造成水稻倒伏,倒伏不但降低產量,更造成水稻穗上發芽降低品質。在臺東場進行氮肥調控試驗時發現,在氮肥施用過多的情形下,病蟲害發生增加,不但防治成本提高,產量也隨著下降,品質變差。適量的施肥,不僅病蟲害減少了,也可以維持穩定產量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