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冷會60年寫真展9日展出

白冷會台東場一  台東生活美學館辦理「以愛,為一生的腳印」白冷會在台東六十年寫真記事展,從海岸線的東河場、縱谷線的鹿野場再到南迴線的大武場,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在12月9日(星期一)將回到館內展出,當日上午10︰00的開幕式預期將會為此項活動掀起另一波高潮,接著則將編輯出版老照片專輯,讓白冷會神父修士生命美學的故事,可以永遠流傳下去。
台東生活美學館表示,台東場適逢魏主安神父來台五十週年紀念,魏神父是位深受人喜愛與尊敬的神父,除了會說一口流利阿美族話,閩南語更是道地,曾有人當著他的面認真的說,他看起來好像是外國人,魏神父每提起這件往事,都樂不可支。從1963年就來台東,與本地人的關係綿延了近四代。許多人都知道魏神父很喜歡小米酒,他覺得那是台東在地真正香醇濃郁的味道,如他對這塊土地與人民的執著熱愛。
在幾年前,基於職務的要求,魏主安神父必須回瑞士總會院工作,在台東機場大廳有數百名的原住民朋友抓住他臂膀,不讓他離開,原本就不情願回去的神父,竟在機場與送行的人哭成一團。白冷會的神父修士經漫長六十年一甲子的奉獻付出,已完全融入在地生活,比台東人還要台東化。每位神父的生命美學的故事,都成了台東最動人的樂章。
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說,白冷會神父及修士修女們在台東奉獻服務的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人?甚至以「台東最美的風景」來稱呼他們。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群神父修士終生奉獻斯土斯民的精神,特地舉辦此巡迴展。五十年代,有一群白冷會的修道人,從富裕的瑞士千里迢迢跨越大半個地球,抵達我們貧瘠的台灣東部,希望能建立聖經所說「爾旨得行、如在天上」的流奶與蜜之地。
他們在壯闊的海岸線及縱谷線上建立起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療養院、智障中心等,他們不但醫治在地住民的身體病痛,也撫慰其軟弱貧乏的心靈。經過漫長的一甲子(六十年)歲月,這些神父及修士修女們在黃金歲月燃燒後,選擇長眠於此,永無回歸故國。台東的這塊土地若有知,當感欣慰有幸。而今,白冷會只剩寥寥可數的幾位老人家依然堅持他們當年的發願理想,依然在這兒繼續做他們該做的、能做的事。
「以愛,為一生的腳印—白冷會在台東六十年寫真記事展」巡迴展即將畫下完美句點,請鄉親保握時間蒞臨台東生活美學館來閱讀與聆聽終生奉獻台東的神父修士們的生命之歌。展覽時間為12月9日至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