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go新聞\編輯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今年持續透過「多元就業幸福工程‧邁向社會企業~愛永不止息」系列活動,不斷地倡議社會企業精神,希望更多人關注身心障礙朋友的需要,並支持身心障礙者展現自己的能力與特質,自立活出生命的精彩。
阿福是花蓮光復人,和許多花蓮子弟一樣到外地工作,年輕時為了救誤觸高壓電的同事,失去了右手左腳,也因此回到了家鄉。因為身體的殘缺,應徵工作時總是得到「我們不用身障的人」這樣的回覆,10年前面對瀕臨破裂的家庭、找不到工作的挫敗,讓阿福藉酒消愁,甚至一度自我放棄,想以輕生結束自己。民國94年阿姨幫他到花蓮就業服務站登記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因緣際會下,成為棲地保育學會的多元上工人員。因為右手及左腳都是裝義肢,他工作比同儕更辛苦,每天在園區工作都像是淋過雨一般被汗水濕透,他也曾經覺得無法支持下去想放棄,但在傅元陽老師夫婦耐心的引導下,阿福與棲地保育學會結下了10年之緣,一起用生命經驗、用無私的愛為台灣大地及下一代環境教育推廣奉獻,阿福成了學會的生命勇士,他的事蹟更深深的打動許多身、心不如意的人。
傅元陽老師回憶10年前阿福到學會面試的場景,他說:當時學會剛開始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就服站把推介名單給我,通知阿福來面試,我擔心他身體的障礙與體力無法勝任園區的工作,對他說「你的身體狀況恐怕無法負荷我們這邊的大量體力勞動需求喔!」,他很灑脫的說「沒關係」轉身就離開。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我被強烈的震撼了!心想「怎麼會有人被拒絕了還如此灑脫」,那一夜我失眠了! 心裡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回響:「這個學會是在提倡人與土地共生,人要感恩這片土地,為何我不能用身體有殘缺的人?為何我不能用弱勢的求職民眾?」我不停地反省自己、非常自責。
第二天一早,傅老師打電話通知阿福錄取了,並約定時間請他來報到,傅老師沒有多說什麼,和其他多元上工人員一樣,只是把工作內容、工作期許及要配合的事項說明清楚,並提醒大家若身體負荷不了一定要跟他說。
就這樣,10年的時光,棲地保育學會從光復遷到現在壽豐池南,從一片荒煙漫草墾荒到現在成為環境教育園區,只有阿福從頭到尾參與。傅老師說:「真的感恩阿福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思考與反省,他的生命奮鬥故事,已成為許多學會裡上工伙伴學習的標竿,這真的是用生命的真誠與努力得來的,也因為有阿福這位好伙伴,讓學會的核心價值「尊天、敬地、愛眾生」更具有實質的意義!」
因為有了這一份安定的工作,阿福的家庭圓滿了,ㄧ家人安定成長。在多元單位學得了棲地營造、蝴蝶養殖及解說導覽的專業能力,工作中,他不斷成長、不斷創造土地價值及社會正向能量的同時,阿福也找回了自信與尊嚴。去年,阿福的小兒子林政賢,在世界青棒賽中擔任冠軍完投投手,今(103)年,小兒子已受邀到美國成為小聯盟練習生,未來有可能又是一個「台灣之光」。
今年已是阿福進到棲地保育學會的第10年,最初是運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的人員經費僱用,自前年起,棲地保育學會已自雇留用阿福,成為該會的正式員工。3,650多個日子,他在風吹日曬雨淋的大地工作,突破身體的殘缺,他的堅持、努力與勇氣,獲得所有夥伴與家人的肯定,如今阿福在園區擔任班長,帶領14位勞動部培力計畫、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上工人員,其中更有2名是身障者,他以過來人的身分,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希望他們能越過生命的低谷,人生或許對阿福開了個大玩笑,但一路能夠挺進的人,就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生命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