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電子報]記者 楊伊杏/台東報導
林曉彤在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畢業後,過著朝九晚五且努力賺錢養活自己,在台中從事地政士助理工作二年。然心中始終想著,終有一天「我要回家」。很多人都說她是初生之犢不怕虎,特別是這次的競爭對手是一名要尋求第三次連任的政治人物,總在別人看來很傻,然而若沒有一位敢衝撞現況的人出現,又將如何改變。

無論時機與契機,我們一定都希望家鄉變得更好。林曉彤直言,其實這次會決定投入縣議員的選舉,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有一股想要改變南迴的衝動;客觀來說,我沒有政黨奧援,沒有任何的政治經驗,也沒有大家眼中很傲人的學歷,但是我一直很想問的是,推動改變,推動我們家鄉的改變,是否一定要具備這些條件。
公共事務的參與不侷限一定要加入街頭抗爭或是政黨參與。林曉彤強調,只要任何一般民眾對於一個公共議題有了想法,並和自己周邊的人討論起來,這其實就是一種參與;因為我們經過思考,關於這件事到底有什麼優點和缺點。討論久了這些意見就會凝聚成共識,共識就是民意,而民意可以推動社會的改變,這也是我們民主社會最重要的一環。
台東這幾年來的觀光成績非常耀眼,幾乎就是國內旅遊的首選地。對於觀光產業的發展,林曉彤有獨到見解,她說,觀光的部分除了以往的定點式的旅遊行態,接下來要發展「沈浸式的體驗旅遊」,結合南迴在地特色,將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融合發展出只屬於當地的旅遊模式。再來,還有對於傳統的森林遊樂區類型的景點,隨著現代觀光模式的速食化,可以反其道而行,走向中庸。特別是大武的山區有不少美麗的景點,只是缺乏規劃及整頓,若是透過推廣露營區,讓這些山區美景也能與外人共享。
地方觀光的目標,是將人潮留下,而不是定點拍完照,只留下垃圾便前往市區,例如大武在歷史的記憶力是個過客聚集處,至今仍是如此。來自屏東的客運末站會停在大武,來漁港工作者,又或是驅車前往台東市者,都必須經過這裡。對於一個過客集結處,這裡的旅宿業也保留了經濟實惠、造型復古的特色。若是結合這樣的特色,同時推廣 「長宿休閒」,讓想尋找靈感及平靜的過客能以週甚至以月為單位,住在這個美麗的聚落,好好體驗南迴慢活的美好。
除了年輕,很敢講話,再者沒有任何的政黨背景,是個貨真價實的「素人」。林曉彤表示,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其實是個很敢言的人。日後對於南迴地區沒人想碰觸或討論的議題,將會持續發表我的想法及共同討論,讓鄉親朋友一同來說說自己眼中家鄉的問題,能集中大家的意見,對我來講都是相當寶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