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電子報]記者 楊伊杏/台東報導

拼觀光大家都會講,但是如何拼觀光,則是要具體的策略。因此規劃台東的風景區及提升整體性顯得刻不容緩。台東市長參選人洪宗楷於3日在鯉魚山辦理第二波的政見說明,再次引用曾於2018年參選台東市長時提出改善鯉魚山的計畫,並援以說明納入此次觀光振興的緣由,希冀落實執行「點亮鯉魚山」。洪宗楷說,過去遊客到台東市區旅遊,首站會到訪這休閒活動的寶地。然而近年卻是黯然失色,縱然只離鐵花村聚落商圈近在咫尺,遊客卻走不進這歷史悠久的地方,殊為可惜。
洪宗楷表示,鯉魚山的管轄單位不只一個,未來將由市公所進行整合及推動。在今(111)年度已向林管處表達訴求,也即將進行步道的整修。活化閒置空間並結合農產品市集,使得長者有更多元的休閒活動可參與,也將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一個區域,美化市容及整體環境觀感。觀光需要的是整體性,因此規劃市區夜景、延伸鐵花村聚落商圈,則可讓遊客不僅能一處可停留,也可復甦鯉魚山的文化價值。

台東素有「砂城」之稱,市區裡隱藏諸多老舊建築,這些建築也訴說著台東過去的美好故事。洪宗楷強調,台東舊城風華再現是一個讓遊客體驗屬於台東市區人文歷史及文化的漫遊。透過地方營造而讓文化資產得以再生與活化,並以台南城為一個說明的例子,期待未來能看見一條寶桑老街。這項計劃,則須在地的子弟及旅外的青年返鄉投入,共同激發新的思維以及營造都市新的面貌,活絡經濟及振興文化。
「讓丟垃圾不成為煩惱、讓資源回收更落實」。為了解決民眾不用傻等垃圾車及垃圾分類細緻化的問題,垃圾車清運,則是提出優化的2.0版本。洪宗楷說明,賴坤城在擔任市長時,提出垃圾不落地,於是開始了垃圾車的街道清運。優化的版本,增加定時定點且不固定式的「機動性垃圾收集站」方式,可以讓民眾無時無刻都可以丟垃圾。另外,垃圾分類細緻化,加以民眾的回饋獎勵機制,不但可以讓資源回收更有效能及產值,也減輕人員再次重新分類的困擾以及減少委外廠商垃圾處理的費用。

洪宗楷強調,不斷地現場提出政見發表與說明,無非是落實選舉過程裡的資訊公開及向市民表達與溝通,期許能更貼近市民、滿足市民的服務。歷經時光流轉,記憶中的歲月與故事會為城市增添美感與韻味。以都市再生取代都市更新、活化台東舊城區,振興地區經濟也延續城市地方紋理。未來也將規劃提供對私有文資方面的協助與輔導。「點亮鯉魚山」營造鯉魚山整體觀光環境的亮點再造計畫,包括「打造夜景點」、「規劃夜間市集」延伸鐵花商圈腹地,吸引並留住人潮;「規劃農夫市集」建構小農直銷平台,讓農民直接與消費者對話;「新建長者資源中心」讓長者日夜都有休閒好去處;「重整歷史遺址」遺址景觀整修與規劃,成為說故事的歷史現場;同時也將建立管理辦法、統一權責單位,重塑鯉魚山的觀光、經濟量能。此外,也將落實「清潔隊員任用公開化」、「重視清潔隊專業與福利」以及「更新垃圾機具設備」等細節,從內而外提升清潔隊團體服務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