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推展草繩新產業

台東GO新聞/編輯

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將農民廢棄不用的稻草,加工延伸出草繩新產業,經由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協助,吸引年輕族群返鄉就業,帶領社區中高齡住民投入生產,今年3月成功打開國內外銷售市場,將「垃圾變黃金」,稻草變成富價值的商品,大幅改善社區住民的生計。

一把一把的稻草經過人工整齊鋪平後,再推送入製繩機後,馬上就會變成強?的草繩,28歲阿美族青年蔡智豪,與社區住民埋首製作草繩,雖然每個人身上沾滿著稻草,汗水浸透衣衫,但偌大廠房彌漫著稻草香,蔡智豪與住民們都非常喜愛這份工作。蔡智豪說,小時侯就跟著同伴在水稻田玩耍長大,收割後的稻草香味,是他自小成長的回憶,也牽絆著他返鄉就業,現在每天與稻草為伍,稻香總讓他憶及小時候快樂的時光。

原住民稻草

從小就響往赴外地工作,蔡智豪高中畢業後就投入軍旅,今年初退役後,返回台東縣家鄉,得知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協助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發展草繩產業後,決定留在家鄉就業,擔任專案管理人。

蔡智豪也大力推銷自家製作的草繩,他說,自家的草繩柔軟均勻,編織、造型與綑縛樣樣都行,返鄉就業後,才知道家鄉年輕人才流失嚴重,將來希望協助活化社區新產業,吸引更多年輕人留下來幫助家鄉發展。

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理事長宋博芳表示,由於原鄉編織、木工逐漸呈現飽和,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協助,今年從草帽編織中,結合社區人力,找到開拓出具競爭潛力的草繩製作,從稻米產業延伸出新產業。

他說,草繩用途廣泛無污染、包括農產品、水產品、工業產品、園藝界、林木業、合板業與蔗糖業均大量使用,取代塑膠繩,也是最環保的包裝耗繩,此外,透過商人的訂購,目前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也承接日本草繩相關製品,如廟宇神舍懸掛祭祀的草繩飾品,也不斷自製創新產品多樣化,於今年3月成功打開國內外銷售市場。

宋博芳理事長說,水稻是富豐社區主要的作物,早期農事後割下廢棄不用的稻草,均燃燒後做為堆肥,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合作社發展草繩加工事業,能將稻草變成有價值的商品,將垃圾變黃金,不但為社區找到新產業,提供多元就業機會,也改善社區的生計,未來也將與社區住民共同推動環保家園。

app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