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電子報/編輯整理
認識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家庭力


台東家扶中心為台東縣政府親屬安置與寄養安置方案共22名照顧者,辦理親職培育工作坊;課程中首先幫助照顧者認識家庭力,再從透視照顧者的父母、照顧者與安置童間三角關係,認識自己,並從個人表達自己想要與需要的父母是哪一種後,了解自己的狀態,最後也提供照顧者能從認識與欣賞孩子的過程中完成陪伴的目的,使照顧者能有新的觀念並提出實際照顧中遇到的困難進行討論與學習。


我們先從家長們回顧曾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正向感覺,人的第一堂人際關係課來自親子關係,讓家長認知到,若想讓安置童能獲得照顧者想提供的感受:像是安全感、快樂、放鬆與肯定……等,照顧者本身即需要從「示範」中,讓安置童可以直接學習與感受到,強調家庭力的重要,同時,讓家長們知道,親子關係的遠近在於「交集」,交集等同於「陪伴」,家長們可以從生活的交集(如:一起看電影、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好玩的遊戲與好聽的音樂)、事件的交集(如:關心在學校學習、與同儕的人際、消費習慣看法、處事方式)與觀念的交集(如:社會議題、價值觀討論),讓自己與安置童拉近關係,並且從與安置童進行深層對話來了解孩子真正的問題,經由照顧者願意理解而使得關係變得深厚,將能讓彼此間的親子關係的逐漸獲得基底,且更有力量。


課程中照顧者阿莉(化名)分享,不到3歲的安置童在學校有出現打人的行為,照顧者習慣性語言使用「不要亂打人」來制止小孩的行為,講師則教導需要用正向的語言直接教導孩子,例如:「生氣時可以做什麼?」,要教導情緒發洩的方法,因不具體的指令會使小孩無法學習到正確的方式,講師也特別提到,人出生後的行為表現和發展,基因佔20%而後天環境則佔80%,因此鼓勵家長們能看重自己目前幫助照顧安置兒童及少年工作的重要性,並且支持與感謝家長們願意無私的付出。
台東家扶中心吳瑞華主任表示,目前台東縣寄養安置服務家庭數有39戶,寄養兒童及少年有43名、親屬安置服務家庭數有5戶、親屬安置的兒童及少年有6名。今年度台東家扶中心承接台東縣政府親屬安置方案服務,當兒童少年的原生家庭發生變故暫時無法提供照顧,先從親屬家庭尋找合適替代照顧者幫助並協助照顧,若沒有合適的親屬家庭再媒合寄養家庭來照顧不幸兒童及少年,藉由家庭式的照顧,為的是能在不得以需要安置時,以站在兒少的最佳利益為優先選擇,並為愛接力,幫助暫時照顧需要受保護的兒童、少年繼續穩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