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藝文 下鄉紮根上國際 整個台東都是你的美術館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陳維玠/台東報導

饒慶鈴今(13)日發表她的藝術政見「綻放藝文:下鄉紮根上國際」,營造整個台東都是你的美術館。饒慶鈴提到,4年來積極推動「藝術下鄉」等多項活動,如藝起來我家、歌仔戲下鄉等,讓鄉親更貼近藝文,也創新辦理「台東光祭」,未來將深化台東大美術館的理念,讓台東每個轉角都能遇見藝術帶來的精彩,持續豐富縣民的生活。

今日有多名藝文人士蒞臨現場,以實際行動支持饒慶鈴競選連任。在天下雜誌調查中,台東連續兩年蟬連藝術展演活動最多的縣市,榮獲「藝文王」封號,也在遠見雜誌的教育文化面向獲全台第二。饒慶鈴說明,自上任後積極打造全縣成為大美術館,倡導「藝術下鄉」的最初動機,就是把整個台東當成一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因此持續在各鄉鎮市推動「那年,我們一起聽的歌」、「憶曲來台東」、「行動美術館」等超過百場的藝術下鄉活動,落實藝術即生活。

此外也推動許多台東膾炙人口的藝文活動,例如以山海和人文地景為舞台的「臺東藝穗節」、結合南迴土地與自然的「南迴藝術季」,現已成為遊客必訪的網美打卡熱點,以及辦理全台第一個身心靈品牌活動「自然醒慢活祭」。為了帶給民眾推陳出新的藝術體驗,今年更推出東部首屆聲光藝術節「台東光祭」,為知本地區注入藝文能量。

為了支持及強化台東藝文發展,不僅投入3.2億修復歷史建築及活化場域,包括台東舊藝會、機關車庫等,提供藝文團體更完善的表演藝術創生基地,更積極培育藝術人才,從教育著手,推動流行音樂及時尚設計等國中專班,以及辦理「風起原舞.樂動台東」、「綻放在台灣東岸的鐵花」等培訓,培養樂舞藝術專業技術人員,讓台東的藝文向下紮根發展。

從台北回到台東參加音樂技術人才培訓的陳俊傑感觸很深,他說,在台東可以表演的人很多,但是幕後的技術人員很缺。原本他在北部從事音樂幕後工作,很想回台東,但是在台東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只能到監獄當管理員。感謝饒縣長提出的技術人員培訓計畫,讓他可以一展所長,還可以增進技能。

到場現身說法的吉盧夫敢民宿的老闆鄔久子,他也是在地樂團的主唱,他的民宿很有排灣族特色,但是知道的人不多。原本遊客經過南迴公路車子不會停下來,也不知道走進部落看看。今年六月,縣府安排在他家民宿拍攝「藝起來我家」,在地人全部動了起來,饒縣長也來加持,比豐年祭還熱鬧。影片播出後,每天訂單都是滿的。

饒慶鈴表示,台東不僅有無可取代的大自然的環境,還有多元豐富的人文特色,散發獨特的文化氣質,成為最能代表台灣與世界接軌的連接點,從開放場域、活用歷史建築、鼓勵創作,同時培養在地藝術人才,另一方面也讓藝術深入民間,當藝文的土壤肥沃了,種子就能自由自在地盛開綻放,「愈在地,愈國際」,讓台東的藝術登上國際舞台。

饒慶鈴說,「南島文化園區」的觀念現在可以打破了,文化不必侷限在一個特定範圍,其實整個台東都可以是美術館都是南島文化園區。明年的PASIWALI國際原住民音樂節,已規劃安排南島語系的各國音樂人來辦工作坊,讓文化更多交流。

延續4年推動藝文發展的成效,饒慶鈴提出「綻放藝文:下鄉紮根上國際」政見,讓在地藝文能量更加多元豐沛:

  1. 持續推動山海為幕的藝穗節、聲音藝術節等展演活動
  2. 豐富藝術下鄉多元類型,藝文遍及各角落
  3. 持續培育在地藝文團隊與藝文人才
  4. 持續推動南迴藝術季,深化跨區跨域藝術合作
  5. 為觀光產業導入精彩藝文能量
  6. 活化全縣藝文場域,催生台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