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10月、11月調整營運日期 10/1 推出「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

[台東電子報]特派記者 陳維玠/台東報導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22年10月及11月,因應建築再造進行常設展廳區域之建築物安檢與改善整備工程,衡量該期間工程噪音將造成干擾,為維護觀眾參觀權益及品質,史前館將於10月3-7日、10月11-14日暫停對外服務;11月則將調整休館日為每周2日(周日及周一)。部分空間開放營運期間採登記制免費入館,並提供特展廳專人定時導覽服務,歡迎觀眾前往參觀。洽詢電話:089-381166*777

史前館為服務觀眾,已於今年6月25日起開放部分空間提供特展、影片欣賞、主題解謎及手作活動。2022年10月1日(六)將推出「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台東巡迴展,該展2021年於南科考古館展出時頗獲好評。特展以考古學、體質人類學對臺灣史前文化人骨遺骸及墓葬研究之成果為背景,說一則有關生老病死的故事。透過科學分析方法,讓觀眾一窺先民的生計活動、精神信仰與社會組織,並感受他們在那個遙遠時代中所譜出的生命樂章。基於對先民的尊重,現場人骨展件均以3D掃描模型及仿製標本替代,歡迎觀眾懷抱對知識的好奇心,一同認識臺灣史前先民們的生命故事。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以2013年在南科園區三寶埤遺址(現為台積電FAB18廠區)第四次的考古發掘過程中一具編號為I12B2的完整女性人骨及她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為引,開啟大家對史前人樣貌與生活的想像。

展場主要分為6大展區,分別為「生而為人」、「成長的歷程」、「家與族」、「傷與病」、「與逝者告別」,以及「生之歌」短片劇場。帶領觀眾看見人類經過數百萬年演化所發展出來的生理特殊性與族群多樣性;藉由身體支架的骨骼判定年齡、性別及病痛與外傷等可能的醫療照護與社會互助行為;並從考古發掘出土的墓葬資料分別呈現出先民生活中的聚落空間、儀式習俗、生計活動、美學觀念、工藝技術與喪葬文化、社會地位等面向。

最後「生之歌:臺灣史前大湖文化先民的故事─虛擬紀實短片」單元,以考古學家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以木頭、茅草、竹片等材料打造出逼真的史前家屋,藉由考古學與影像藝術的跨界合作,將兩千多年前大湖文化烏山頭時期的先民生活具體呈現在觀眾面前。

史前館常設展廳籌備中尚未開放,部分空間開放營運期間,民眾可現場登記免費入館參觀,參觀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時,並於上午9:30、下午2:30提供定時導覽服務;團體觀眾可預約專人導覽https://reurl.cc/W1E6Vy。另配合政府防疫政策,請於入館前配合測量額溫、手部消毒,並請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1.5 公尺),亦請依照人員之動線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