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電子報/編輯整理
根據統計,女性因生理構造的關係,平均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泌尿道感染的困擾!數月前,臺北榮總臺東分院泌尿科許維愷醫師門診來了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穿著得體講究,說話用詞嚴謹,看得出個性非常仔細且非常注重個人衛生。經驗上,這類人很少會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她說最近經常頻尿,解尿疼痛,看了很多醫師,症狀好好壞壞;即使她非常注意個人保養,還是不斷反覆發作,造成很大的困擾。
聽了該名年輕女性患者的描述與抱怨後,許醫師安排了相關檢查,排除泌尿道異常狀況後,確定感染原因是因為過度清潔造成。經過解釋與衛教,她充滿疑惑的說:以前老師都教導我們”如廁後要局部沖洗”。許維愷醫師表示很多非常注重個人衛生清潔的女性,經常會出現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現象。一旦出現感染,往往認為是因為清潔做得不好所造成,因此,會加強局部沖洗,甚至使用一些專用藥水。結果反而適得其反,不僅感染的症狀沒有改善,有時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因為女性生理結構上,尿道口就位於陰道口前面,因此一旦發生感染,通常兩者會一起受到牽連。正常的陰道內,已經演化出一群好的細菌,塑造出一個微酸的環境,可以殺死外來的病菌,一般情形,是不容易感染的。但為何非常注重個人衛生的人,每次如廁後都會加強會陰部沖洗,卻還是反覆感染呢?
簡單地說,反覆感染的原因就是出在會陰部的局部沖洗。許維愷醫師強調,在沖洗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自來水並非無菌;再來,很難避免沖洗時,將會陰部、肛門附近、大腿內側等的致病細菌沖入尿道或陰道;更何況,經常沖洗陰道,會造成陰道內抗菌的環境改變,更容易滋生致病細菌。這也解釋了這位小姐為什麼反覆發炎了,那麼,問題來了,如廁後,要如何做正確的清潔保養?
臺北榮總臺東分院泌尿科許維愷醫師的建議是:女性如廁後只要用衛生紙或濕紙巾由尿道口往後進行局部擦拭即可,且不能來回擦拭,若真的覺得擦不乾淨,可以小心的做皮膚的清洗,但是避免陰道內部的沖洗。洗澡時如果有泡澡習慣,也須留意浴缸的清潔,用蓮蓬頭做會陰部的強烈沖洗則是絕對不可以的,另每日要換洗內褲,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加上多喝水、不憋尿,如此才能避免泌尿道感染的發生與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