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灣開發案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停工定讞,傳出業者已經開始資遣40名員工,台東縣最高也將面臨11億元的國賠。內政部長李鴻源21日表示,會協助台東縣政府把事情釐清,供縣府必要協助,期許整體傷害降到最低。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在爭議多年後,上周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停工定讞,傳出業者已經開始資遣員工,如果接下來撤銷環評的訴訟再敗訴,將不排除退出開發並且聲請國賠。內政部長李鴻源對此表示,尊重法院的判決,內政部也會提供台東縣府必要的協助,讓整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據估計,業者如果退出開發案,台東縣府可能要付出超過新台幣11億元的國賠,以全縣約22萬人口來計算,每位縣民平均要負擔5000元,對於後續的三仙台和都蘭鼻遊憩區等開發案,都可能造成負面效應。
台東整體人口結構,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戶比率等都是全國「數一數二」,不少貧困家戶每月賺不到五千元,更別提有一家祖孫三口全靠中低收入及身心障礙補貼過活;這筆國賠價碼,恐怕會層層壓在後代子孫身上。
除了國賠要付出慘痛代價,部分地方人士也擔憂引發骨牌效應,影響財團到台東的投資意願。
台東縣長黃健庭則說,員工如果被資遣,可以透過縣府和就業服務站協助就業,他說台東縣近年來招商有成,可以儘快幫助員工重回勞動市場。美麗灣開發案一波三折,若業者退出開發案,台東縣政府恐將面對超過十一億的國賠代價;以戶籍人口廿二萬多人計算,每位縣民平均要負擔五千元,後續可能引發觀光投資負面效應。
美麗灣副總經理朱膺州表示,若真走上國賠,實在不願見到「沒有人是贏家」的結果。
卑南鄉富山村長黃文明表示,美麗灣開發案已是公共議題,對後續在地觀光飯店投資影響大。台東市區內可見的飯店開發案,多為現有建築拉皮重整營運,很少新蓋建築,目前還是觀望期;美麗灣一旦不能營運,未來可能影響財團投資意願。
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表示,美麗灣案仍在訴訟階段,目前暫時停工;司法判決期程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最後結果無法臆測,縣府不會對未來走向做不適當的回應。
陳金虎說,縣內還有許多觀光發展事項正積極進行,以目前情勢來說,台東觀光及商機是進步的,期盼法院給予合理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