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並非童話,愛的長路漫漫

記者 回添史/報導

photo
台南市麻豆警分局巡佐吳孟宇(左)

近期一則報導台南麻豆警分局吳孟宇巡佐,歷經半年比對上百筆失蹤人口報案紀錄及戶籍資料,查出被法院宣告死亡,已失蹤33年吳姓老婦人竟住在台東醫院康復之家,進而促成母女團圓。20多年來,吳姓老婦人女兒早已設置母親的衣冠塚在靈骨塔祭拜。

台南麻豆警分局吳孟宇巡佐在警政知識網身分不明系統查得一筆通報資料,通報內容為於96年8月31日在台東縣太麻里由一名計程車司機報案,一名乘客婦人從台東火車站上車後向司機告知欲前往太麻里、知本及台東市等地。因司機懷疑婦人有失智傾向,只好載往派出所請求協助。當時在地員警發覺婦人無法對話及表明身分,身上也無攜帶證件,所以通報台東縣社會局協助安置,等待家屬指認。

經過11年後,竟在台南麻豆警分局巡佐吳孟宇鍥而不捨的努力下,找到家住新竹縣新豐鄉的家屬女兒。女兒一看見老婦人的照片,直呼說不可思議,這就是她母親沒錯,婦人身分的謎題,終於被解開。吳婦女兒說,母親失縱時,她才就讀國中,33年來一直期待奇蹟會出現。對於警方協助找回母親,一再表示感謝,讓她在有生之年還能與母親團圓!

現任台東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兼康復之家主任的陳柄辰醫師表示,精神疾病向來被社會大眾懼怕和污名化,家人也多半疲憊交加難以承受。陳醫師更想藉此案宣達治療理念,期能喚起社會大眾及政府重視。

(一) 深化橫向整合,發展專責平台

治療疾病需要醫療系統,社會資源媒介需要社政系統,維持安定、護送就醫則需警政、消防系統的協助。若無統一專責的平台,轉眼數十年,白髮已蒼蒼。

(二) 提供友善環境,為患家灌注希望

人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遠勝於眼前的巨大威脅。傳統社會視精神疾病為禁忌,甚至以就診精神科為恥。其實許多精神疾病經過治療可以復元,同樣過著精采的人生。

(三)  引納學會專家意見,吸取鄰國經驗

精神醫學發展至今,累積大量科學實證,治療成果豐碩。鄰近地區如香港,近幾年增設許多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提供個案管理、職業復健等,並鼓勵康復者分享生命復元經驗,成果斐然。

報載台南麻豆警分局巡佐不放棄分毫線索千里尋人,暖心舉動感動人心。精神疾病患者返家長路漫漫,唯有用「愛」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