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電子報]特派記者 陳維玠/台東報導
歷史不是過去,而是每一個當下形成的軌跡。這場工作坊以日本時代形成強迫移住的內本鹿事件為經緯,希望引發參與者思考,之於東部布農族與臺灣整體社會而言,所引發過去對現在的影響為何,理解如何從不同角度認識甚至逆向解讀歷史事件背後的脈絡。
特別是從博物館工作方法切入,與大家分享有哪些方式可以將在地社群的知識與理解以及被大時代與大環境所改變的影響與認知,在這兩端當中轉換成各種極有意思適合教育現場操作的方式;進而邀請老師參與以《Kulumaha回家吧》為文本基礎的教案設計初步發想,感知如何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做結合,也能與所關心的孩子們在當代生活環境脈絡做結合。因為孩子現在所處的生活環境,都與歷史形成的環節有關。
桃源國小的小朋友Hunhun說:「(《Kulumaha回家吧》這本繪本)它講了很多布農族的歷史,然後就可以告訴大家,大家就會認識。」「田野與課程設計工作坊」為《Kulumaha回家吧》系列教師研習第二場,已經錯過前回「歷史與課程設計工作坊」的朋友們,這次請千萬不要再錯過。
走讀臺灣「說講認識‧家鄉事」,帶來家鄉最深刻的故事,與你分享。
📌時間│2022/10/22(六)08:00~15:30
📌地點│臺東縣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
📌講者│謝博剛、邱健維、林慧萍、Izan胡銘志
📌文本│《Kulumaha回家吧》
歡迎有興趣將各種田野方法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運用在教育現場進行教學設計的教師、文化工作者、深入了解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的朋友~
報名由此去✏️ https://reurl.cc/m3mZ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