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的幸福與哀傷 生態青農魏瑞廷

[台東電子報]記者 陳維玠 / 台東池上報導

年初,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就是搶著買蛋的人比打疫苗的人還多,這個「蛋蛋的哀傷」,也造成了蛋價,截止目前為止,處於高點。不過,在台東縣池上鄉卻有不一樣的景象。

台東縣池上青農魏瑞廷於臉書分享一則文,這是在稻田施肥、整理時,透過生態攝影機,意外的發現,也吸引了許多朋友的關注,四百多人來按讚。網紅的婦產科醫生林思宏也來大讚,哇哇哇!好棒的生態。

翻攝自臉書/按讚的朋友已破400人,關注者的留言也是頗有趣味。

面對這個「蛋蛋的幸福」,魏瑞廷說,在自己的田地是友善耕作,以天然無毒、愛護野生動物的方式經營。前陣子,透過生態攝影機,就有先拍到紅冠水雞的身影。紅冠水雞每年都來田裡報到生小孩,應該是認定這裡是最安全的地方,儼然成為了最天然的育嬰房。

翻攝自臉書/生態攝影機於前陣子就有拍攝到紅冠水雞的身影。

經營農田,強調友善環境、順應自然,友善田區經常會有各種小動物現蹤。花嘴鴨的腳印,更是多到誇張。無獨有偶,魏瑞廷在田裡忙著堵住田鼠挖的洞時,也無意間發現一個大驚喜,疑似2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食蟹獴」來訪。魏瑞廷說,難道是食蟹獴找到回家的路了嗎?

翻攝自臉書/疑似2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食蟹獴」來訪的足跡。
翻攝自臉書/花嘴鴨的腳印
翻攝自臉書/清明祭祖併發參選的聲明稿

有關於維持池上鄉的生態環境,魏瑞廷所提的看法,如以下5點:
(1)掌握鄉內自然生態資源,並依物種珍稀程度區分核心、緩衝及開發等三個區域,避免珍稀物種面臨滅絕,減少人為干擾,藉此建構安全的生長棲地。另透過生態資源調查,合理運用上天賜予池上的豐富資源有限度的發展生態旅遊,培育地方解說員,同時厚植居民生態保育觀念,讓友善環境從心做起。
(2)推動循環農業:鼓勵農民加入友善與有機農業行列,讓池上成為生態村,同時避免焚燒稻草,讓農業廢棄資材再循環,讓農業廢棄資材也能變成黃金(例如生物炭)。
(3)合理用藥與肥料:鼓勵農民減少農藥與化肥使用,讓池上走向友善環境生態鄉鎮。
(4)推動建構鄉內物資交換平台:將閒置物品無償提供平台,讓有需要的人透過平台取得,以達到物資循環再利用,減少浪費行為。
(5)推動農產品碳足跡建置:利用碳足跡及食物里程等相關標識與作為,將消費行為與環境生態效益間進行連結,呈現消費產品對環境的衝擊影響,提供消費者選購生態永續產品最有力的參考,藉此提升農產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