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友善農耕被笑頭殼壞的青農,如今獲得土地環境的反饋。

每年稻米成熟的季節,總是上演農民與野鳥搶食戲碼,讓農民朋友十分頭痛,過去在台東地區也出現為驅趕野鳥,一夜間毒死數百隻的野鳥的情形,雖然守住農作物,但也破壞在地的生態環境,因此長期推動友善農耕並以區塊鏈詳實記載農田生態的青農魏瑞廷得知毒鳥事件後,為了守護家鄉生態環境,勢必要找出與野鳥共存的方式。

魏瑞廷也發揮過去研究所求學的精神,並結合在地生態工作室「熊良心」,積極找尋國際間驅趕野鳥各種方法,發現國際上許多機場都會運用天敵概念,以仿真猛禽驅趕野鳥飛入起降空域效果顯著。

此外,他們也發現如果要預防野鳥撞擊門窗時,只要在窗戶貼上老鷹造型貼紙後,就再也沒有野鳥會出現誤撞情形,因此魏瑞廷與熊良心工作室開始引進仿真猛禽及動態大型老鷹風箏,在田區與野鳥進行一場糧食保衛戰。

青農魏瑞廷在自家稻田懸掛老鷹風箏及運用仿真猛禽驅趕野鳥期間發現,懸掛仿真猛禽稻田的領空野鳥數量明顯減少,同時透過生態區塊鏈所記載的收穫量來看,從去年去年第二期稻作開始使用仿真猛禽驅趕野鳥後,自家約九公頃稻田收穫量為五萬一千六百六十二公斤與前年第二期稻作,收穫量四萬七千六百一十公斤比較,成功守住近四千公斤的收穫量。

今年年剛收成的第一期稻作,收穫量五萬零三百二十三公斤與去年第一期稻作,收穫量四萬七千九百九十六公斤,相互比較也為農田守住約兩千四百公斤的稻米。

魏瑞廷說,今年年初插秧時,適逢寒流侵台,造成許多地區稻米在收成時出現結實不稔,俗稱空包彈的情形,嚴重影響收成數量,還好自己運用仿真猛禽所守住的收穫量可以彌補收成不足的窘境。

魏瑞廷回想當初在懸掛這些仿真猛禽時,還被其他農友取笑,返鄉青農「做田做到頭殼壞掉」,但現在透過生態區塊鏈的大數據來看,當初選擇友善農耕及運用友善方式驅趕野鳥是對的,從收成量來看大地與環境正在對始終如一,為家鄉土地努力的友善青農魏瑞廷作反饋。

此外,魏瑞廷更強調友善農業不是只針對作物友善,同時也要對周遭環境與動物友善,農民應學習與在地動物共生、共存,讓稻田恢復豐富多元的生態,未來自己不僅會持續以友善方式守護家鄉土地,更會堅持生產友善產品給支持自己的消費者。